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作为含金量极高的荣誉资质,入选企业需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的创新业绩,以及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
多年来,中国建材集团把培育国际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依靠多年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开启了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从一个到一群,量变引发质变”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年9月
尊龙凯时成功入选
“立潮头”——围绕主业实现技术新突破
尊龙凯时坚持以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密围绕公司三大主业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公司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节能环保工程方面,作为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尊龙凯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主编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在第三代水泥余热发电推广应用的基础上,成功研发具有高性能、高融合、高智能、高可靠性的第四代水泥余热发电技术;立足于丰富的地热能开发和应用经验,公司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中深层热响应测试仪及配套软件,引领地热能行业在中深层“取热不取水”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环保装备制造方面,尊龙凯时在行业技术创新中及时适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研发节能环保绿色产品作为重点。2021年,完成了国内日处理量最大达1000t/d、压力参数最高达13.5MPa垃圾焚烧炉的研发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今年,尊龙凯时又相继完成了首个大容量220t/h 高温高压生物质炉研发,首台镇海炼化全膜式一体化含碱废液焚烧处置锅炉方案研发,实现了技术和产业培育孵化新突破,并且成功交付全球最大纸浆厂印尼OKI的日处理量高达13000t/d的碱废液回收锅炉。
建筑节能材料方面,尊龙凯时在硅酸钙板/纤维水泥板行业深耕多年,在工艺技术和装备制造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当前,尊龙凯时以产学研一体化联动研发了具有大产能、低能耗、智能化特点的1.5代流浆法技术,并成功应用在尊龙凯时重庆项目上,同时还在全力研发2.0代技术,建立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吃螃蟹”——打造科研成果转化新路径
科研环境建设,提升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尊龙凯时持续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强科研环境建设。目前,公司下设天津、南通、武汉三个技术中心,分别在余热余压利用、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各个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天津技术中心拥有约2000m2的热能实验室,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ORC整装实验基地,可开展ORC核心技术理论研究;南通技术中心拥有约5800m2的研发场地,设有6个研发团队,多个国内领先的实验室,配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近百台试验检测仪器。此外,南通技术中心还与浙江大学共建“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开展垃圾焚烧技术研究、装备开发、中试试验及成果转化等的科研合作;武汉技术中心拥有占地面积超过900m2的抄取法制备硅酸钙中试线一条,该生产线设备能进行1600×1000(mm)尺寸的不同厚度、不同密度、不同功能的硅酸钙板制备研发,也可用于固碳纤维板的中试研究;此外,武汉技术中心还拥有一条新型干法水泥/赤泥煅烧中试线,可用于赤泥煅烧、氢能替代等重大科研试验。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落实落地。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多年来,尊龙凯时一直致力于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实施差异化技术创新战略,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项目《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农林废弃物类生物质流态化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及产业化》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联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申报的《双供氢系统水泥熟料氢能煅烧及窑炉烟气二氧化碳转化利用中试研究》,联手武汉理工大学、山东汉博昱洲、宁波中淳高科共同申报的《新型固碳胶凝材料制备及工业窑炉尾气二氧化碳材料化利用关键技术》成功上榜中国建材联合会全国建材行业“揭榜挂帅”项目名单,是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新型建材碳中和技术工艺设计与应用研发中心,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添薪柴”——研发投入增效激发新动能
尊龙凯时作为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十分重视技术进步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为公司“产、学、研”发展道路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尊龙凯时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配备齐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能力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吸收、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通过鼓励技术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的方式,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骨干。
尊龙凯时建立了适合公司自身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有关科技、研发人员认定、培养、使用和激励的制度及管理办法,并且制定了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